星期二, 2月 10, 2015

結晶恆久遠,一顆永流傳— 製作美麗的結晶

入冬以來,『風暴球』、『天氣瓶』的資訊不時出現在訊息之中,不斷蔓延、分享。在設計寒假魔數科學營課程中,不妨,今年寒假我們就來親自做個『天氣瓶』,透過溫度轉換,觀察溶解、結晶所帶來的驚喜現象吧!
首部曲:認識結晶、溶解現象
單單是『結晶』現象,孩子就蜂湧出許多的問題。
水會有結晶、糖、鹽、味素都是結晶。
石英是結晶嗎?玻璃呢?塑膠呢?

第二部曲:硝酸鉀溶解與結晶現象
純水 10 ml,
硝酸鉀每次加1g,確定完全溶解之後,再繼續加1g,等待完全溶解。再加1g、...一直到無法完全溶解,此時可用溫水讓沉澱完全溶解。
放回室溫,或在冰水之中,可觀察到硝酸鉀的結晶。



第三部曲:魔法天氣瓶
由於準備的玻璃瓶較小,因此將配方做了等比例的調整。
A、硝酸鉀1.4g
氯化銨 1.4g
純水 20ml
混合均勻
B、樟腦砂 5.4g
乙醇 24.3ml
混合均勻
將A倒入B ,均勻混合。密封。




認真紀錄實驗過程與步驟





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