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年級生第一個科學實驗:氧氣製備與燃燒實驗,升級版是燃燒產物水溶液的酸鹼性。
單單利用雙氧水,輔以二氧化錳催化製備氧氣這個驗證性實驗,便有許多科學元素可以探討,凡舉:實驗器材的認識及使用、化學藥劑的性質、氧氣的化學性質以及與生活的連結,這些過程便可以將實驗守則大部分融入其中。
雙氧水是強氧化劑,使用時要戴手套。氧氣製備之後,驗證助燃性之餘,順手讓學生觀察這些氧化物溶於水之後的酸鹼性。
小組合作,各司其職
(排水集氣法收集氧氣)
最近幾屆,我觀察到學生對廣用指示劑並沒有很陌生,雖然下學期會有章節介紹,不過,個人認為學習本來就不應該是壁壘分明,尤其對於屬於應用學科_自然科學而言,平日累積背景知識與科學經驗,將有助於日後的學習。因此通常燃燒實驗之後,我們會順手檢驗這些氧化物溶於水之後的酸鹼反應。
硫粉燃燒,觀察焰色,還有聞到刺鼻的味道。 碳粉燃燒反應,光彩奪目~氧化物溶於水之後,其水溶液強酸性、弱酸性,很清楚吧!
每一屆實驗完成之後,雙氧水與二氧化錳的廢液我會讓學生將它倒入大燒杯回收。待冷卻、沉降,然後進行過濾、風乾,二氧化錳便可以再重複再利用。學生每次看到講桌上擺著這個回收二氧化錳的裝置,總會好奇的提問:老師,為什麼要做這個?
這時,正是與學生談談如何為降低環境污染進一份微薄心力的時候了。
我們與科學研究的距離,其實不遠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