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一, 3月 20, 2017

Auckland War Memorial Museum 第二次造訪

Auckland 第六天,
今天是一個人的行程。
07:20,天色微亮。
跟著Jocelyn搭公車。
早晨,可以看到上學的學生、
上班的人們,
就近接觸到當地生活脈動。

@到Auckland學習的女孩,特別傳來搭公車的訊息及叮嚀,鉅細靡遺。
~隻身在外,感受到人與人之間彼此的貼心關照, 很溫暖。~
謝謝妳,Jocelyn~


@趣事一樁
走進博物館,背包不能背進去。
管員指示我要放在"那裡",
於是乎,
我看到"這個"。
好大的鐵籠!我說:懂了。
於是我很天真的把背包放進去,然後不疑有異樣,就離開逛博物館去了!
所以,我就把背包放進去籠子裡,
然後,逛博物館囉。
約莫五分鐘的時間,
一位管員小姐(華人)似乎"找"到我似的,
"請問您是...廖...小姐,是嗎?"
我說:"哦...不是喔......"
她說:"我們在置物區看到一個背包,上面有個水壺,寫著廖..."


啊哈,有事了...

我說:喔~那寫著廖修毅,是嗎?
館員說:是的,還有一個木牌。我們同事都在各樓層找妳!
(接著他趕緊用對講機請大家不用找了。
原來,背包應該放在置物櫃,
投幣一元,要 上鎖 的。
而我放在戶外教學或團體遊客統一置物的籠子裡,重點是...沒鎖,我人就走掉。
她說,還好包沒掉~

接下來,她帶我去置物櫃,又借我一元投幣。
我真是幸運,遇到好人~
我 好 呆 喔~~

@毛利文化與台灣原住民,是有淵源的呦~


@戰爭歷史這般呈現,

視覺:戰場的場景音效:海浪聲、咻咻的風聲、...
還有,聽了令人不禁肅然起敬的背景音效來讚美烈士。
有感覺、及被感動到...
這提醒了人們...


我喜歡它的文字


@對於無法抗拒的天災,我們該用怎樣的姿態去面對?
一個位居多火山的國度,給居民的教育思維是...


上圖的說明。

@只能說:天下的小孩都是一樣的,哈哈~
巧遇週一是戶外教學熱絡的一天。
10:00博物館開門,
中小學生參訪,絡繹不絕。
這是戶外教學接近尾聲,
團體集合,
孩子們先吃點食物果腹(地板留下餅乾屑、渣也真沒少。)
自在玩耍,老師很能接受,大家都很自在。不一定要"靜靜的"~



@大草皮~
就在身旁踱步許久的鳥兒...

 22年囉,久違了,銀杏~
@瞧!我的戶外教學專屬的『午餐』
感謝Samantha一早費心地幫我打點,
一整袋,還有零食耶!
太可愛了。


@第一天搭公車
說真的,內心真的是...忐 忑 不 安,
神經超級緊繃的啦!
還好,Joselyn真的是鉅細靡遺的為我傳訊息指引。
平安回到住宿...
開心~
若打算當地居住一段時間,申請一張結合三種交通工具的儲值卡,很划算~
(正面)

反面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