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一, 9月 04, 2006

讓教育更貼近孩子的需求

時間: 94年九月
地點:老師辦公室
學生:八年級的小B
今日學習的主題:找出適合孩子的課程

小B是國二的孩子。
小B總喜歡在午休時分,來到辦公室找我出題讓她算算。起初儘管小B反應不太理想,但我仍儘可能讓她練習跟同學相同的問題。
慢慢的,小B開始有些吃力了,原因很簡單,小B的基本思考能力與運算都很不理想。

經過將近2週的觀察,我找到可以有效率協助她的輔導方式。
我們跳脫解數學這件事,有了一番溝通。
不顧會造成標籤作用的可能性,我找來最基礎的數學素材,
包含日常生活上實用的數學應用問題、基本四則運算。
小B很配合的每天5~1O題的練習。
我告訴小B,學會數學最終的目的,基本是要能解決日常生活上的問題,提昇自己對問題的思考能力。∼

對於小B這樣學習弱勢的孩子,能把基本能力培養好,比花時間弄懂那些代數、幾何還重要。

我們進行了一個學期,
現在回想起來,真覺得該好好持續進行這樣有效的課後輔導!!

"讓教育更貼近孩子的需求"
不太容易!
但是並不表示無法達成。
對於學習弱勢的孩子,
這樣的使命感尤其需要。

教材、課程是死的,
不過,站在教學現場的每一份子,是可以最纖細的心,敏銳的察覺來協助孩子的!
我覺得自己還很不夠,
要再隨時給自己加油、放慢腳步來想一想•••

1 則留言:

匿名 提到...

將孩子分段教學與要求,
是不是貼標籤?
這跟老師的態度很有關係。
嗯!領悟到了。
我要用力去執行囉!